龙三公子博客 -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龙三公子博客是一个草根站!一个业余电脑爱好者的独立博客,博客内容综合,主要有电脑网络、健康养生、日常生活等!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刷朋友圈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了,有人用来学习,有人用来赚钱,有人……总之,我现在是不刷朋友圈了,但偶尔还会翻翻。单说今天的话题:健康。不难发现朋友圈里我们总被各种各样的健康、营养知识所包围,但我们却无法分辨它们是真还是假。某些伪健康知识看多了听多了,我们也会信以为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微信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辟谣力度也越来越大。

  先说一个昨天我在知道回答的问题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第1张

  这个问题以前朋友圈也被疯传过,现在网上还有一些言论。小时候半懂不懂的,知识面不足,后面也听说是不科学是假的,所以就去作实验,然后你就会折服了。当然这也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分析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也是看情况的。曹雪芹《红楼梦》中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也无”衍生出的一句“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都能说明这些问题。真假也好,虚无也罢,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再看看朋友圈还有哪些让我们信以为真的伪健康知识,以下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受访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营养专家荀晓霖并整理:

  误区一:瘦肉里不含脂肪

  很多人认为瘦肉比肥肉更健康,因为瘦肉里不含脂肪,高血脂和肥胖人群不用有太多顾忌,可以放心地大快朵颐。

  科学真相餐桌上的脂肪可以分为显性脂肪和隐性脂肪。瘦肉中所含的脂肪,则属于隐性脂肪。瘦肉中脂肪含量有极大的差异,一般在0.4%~30%之间。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纯瘦猪肉的脂肪含量为6.2%。

  因此,患高血脂及肥胖人群,在食用瘦肉时最好还是适量。

  误区二:没有咸味的食品不含盐

  很多人都认为,少吃盐就是做饭时少放盐,平时少吃有咸味的食物。

  科学真相: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除此之外,钠还有各种化合形式。有许多食品吃起来虽然不咸,但却加了不少钠或盐。如白面包、蛋糕、饼干、果冻、腌肉、香肠、咸鱼等加工食品,这类食物含盐更多。

  因此,大家在购买加工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

  误区三:不甜的水果量少

  大家是不是经常会这样去评价水果糖分:水果甜是因为含糖量高才甜,不甜的水果含糖量通常较低,糖尿人可以吃那些不甜的水果。

  科学真相:某些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如火果和猕猴桃,口感虽偏酸,但数据显示,每100克火龙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3.3克,每100克猕猴桃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4.5克。按碳水化合物总量计算,这两种水果都算得上真正的“高糖”食物。

  除此之外,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还包括苹果、杏、无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等。

  因此,大家在吃这些水果时也要控制量的摄入。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不要认为口感不甜的水果可以多吃,看清食物成分表后再合理选择水果。

  误区四:糖类是患糖尿病的元凶

  “我不吃糖,也不吃含糖分的食物,因为我不想得糖尿病。”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事实。但是,“通通”今天要告诉你的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科学真相: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失调引起,虽然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是高血糖,但是否患糖尿病与摄入的糖关系不大。

  当然,如果你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就要严格控制饮食中 “糖”的摄入量,把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如果你没有患糖尿病,摄入糖并不会导致你患上该病。

  误区五:食物掉色,说明被染色了

  最近桑椹刚上市,大家在家清洗时会发现它掉色厉害,才泡一会水就是黑色的。同样黑米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很多人怀疑食物被染色了。

  科学真相:食物掉色是种很常见的现象,它主要是由食物中色素溶解引起的。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黑大豆、桑葚、紫薯、紫甘蓝、蓝莓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

这些紫黑色食物遇水掉色,并不一定说明是被染色,很可能是其天然的颜色

  误区六:有“筋”的菜才有膳食纤维

  我们经常看到老一辈人做菜都喜欢选芹菜茎、白菜帮子这些口感较粗的食物,觉得这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科学真相:每个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就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它们都属于膳食纤维。

  蔬菜筋并非蔬菜中纤维的唯一来源,而没有筋的食物很可能纤维含量更高。比如说,红薯和毛豆中不含筋,但它们的膳食纤维含量远高于有筋的大白菜

  误区七:维生素功能饮料能代替水果

  很多白领工作忙碌,总是没时间买水果吃,但心里明白摄入维生素的重要性,所以干脆经常喝维生素功能饮料来补偿维生素的缺失。

 科学真相:维生素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而水果中的维生素是天然的,除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外,还包含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如类黄酮、花青素等,这是饮料所不能提供的。

  误区八:坚果吃多了会发胖

  很多人喜欢吃坚果,但觉得坚果里含有很高的油脂,吃多了会发胖。

  科学真相:坚果中的脂肪含量的确比较高,为44%~70%,但其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每天吃50克坚果,持续吃近6个月。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膳食中增加了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镁和铜的摄入量,降低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但体重没有明显变化。

  类似的健康常识很多,说句实话,作为老百姓,我们真的很难区分,基本上都会人云亦云了,所以你被这些错误的健康常识坑过不足为奇。

  除了这些伪健康常识外,更多的是盛传在网络中的一些谣言,这些才是最可怕的:

  谣言一: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第2张

  前些天,一个号称是“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微信群中被热传。

  视频显示,有两个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经放置了不少制作完毕的“假鸡蛋”。

  有人说这是在制作假鸡蛋准备流入市场,还有人说已经有学校发现了这类假鸡蛋……

  辟谣: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称,该视频是一种玩具鸡蛋的制作过程。大家不必担心。

  记者发现,在网上的确可以搜出这种玩具鸡蛋。上面的黄色标签和视频里的一模一样。如下图: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第3张

  谣言二:黄笔直说明被喷了药

  “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这则谣言最近席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辟谣:据新华网、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栽培与生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表示,直黄瓜、弯黄瓜都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形成。生长条件及品种决定了黄瓜的弯直—温度、光照、肥料等条件比较好时,植株生长健壮,直黄瓜出现的比例多。

  谣言三:有皮皮虾被黑心商人注胶

  网上一条“注胶虾”视频被热传。


  视频中,一名女子一边从每只皮皮虾背部拆出一条比较硬的、红棕色的东西,一边控诉给虾“注胶”的“黑心商人”:“早晚把中国人吃死,太伤天害理了,能不吃就尽量别吃了”,“这个大的(皮皮虾)里面,多长一条(胶),都没有肉,这是要把人吃死吗?”

  辟谣: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微博迅速辟谣:视频中的“注胶”其实就是皮皮虾身体内并未成熟的虾黄,而不是胶。真正有籽的皮皮虾,才是品质最好的,价格也相对贵些。

  皮皮虾一旦注胶就会死亡,而死虾在市场上很便宜,所以没有商人会干这种傻事……

  谣言四: 油放入冰箱可检验地沟油

  “请把你家的油放入冰箱两小时,如果出现白色泡沫,那就是地沟油!”

  辟谣:湖北武汉食品化妆品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丁香医生的阮光锋均表示,这种检测方法不靠谱。

  植物油在存放温度较低时,其所含的甘三酯会产生晶体,使油从液态变成固态,俗称“结冻”。而当温度回升或加热后,油又会变回液态。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物理形状变化,油是液态还是固态,并不能反映油的品质。油的凝固点高低是油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谣言和伪健康知识如今在朋友圈仍有很多,但都经不起科学的推敲。当我们遭遇它们时,先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不信谣,不传谣,很多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打赏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第4张支付宝打赏 几条被朋友圈疯转的害人无数的伪健康常识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第5张微信打赏
爆品精选

标签: 朋友圈 微信 谣言 伪健康知识
分类:健康养生| 发布:龙三公子| 查看:2966 | 发表时间:2017-05-06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龙三公子博客 https://www.mybabycastle.com/
本文链接:https://www.mybabycastle.com/post/1089.html
已经有 ( 0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  

Design By XvDesign.Com | Power By Z-BlogPHP 1.7.3
点击关闭
  • 联系客服